1919年1月“巴黎和會”決定將戰敗的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群情激憤。5月4日,3000多名北京愛國學生在天安門舉行示威游行,掀起了全國規模的反帝愛國運動。這就是著名的五四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1921年7月,原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召開的中共一大由于巡捕房密探突然闖入,被迫中斷。
7月31日凌晨,代表們前往嘉興,在南湖一艘畫舫上繼續開會,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確定了黨的名稱、奮斗目標、基本政策。

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1927年4月和7月,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先后在上海、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使大革命遭到失敗。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率領北伐軍兩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占領了南昌城。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建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會議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經驗教訓,集中解決了黨內所面臨的最迫切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1942年到1945年4月黨的七大召開前,黨在領導敵后抗戰的同時,在以延安為中心的全黨范圍內,開展了一場深入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這就是著名延安整風運動。

經過延安整風,全黨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奪取抗日戰爭和民主革命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1949年,百萬雄師以摧枯拉朽之勢強渡長江,占領了國民黨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4月24日凌晨兩點,集結于鼓樓的14師312團命特務連跑步占領總統府,把勝利的紅旗插上了蔣介石“總統府”的門樓上。

南京的解放,標志著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統治完全崩潰。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自此,每年的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